近日,某网友散步回家后,斜靠在沙发上悠闲地玩手机,忽然感觉脸上有虫子在爬,她本能地用手去拍打,顿觉面部升起一股火辣辣的疼痛,一照镜子,发现脸上起了好几个水泡,像被开水烫伤了一样。
根据症状和昆虫形态,该网友被诊断为“毒虫蜇伤、化学烫伤”,罪魁祸首是一种学名叫“屁步甲”的昆虫,民间俗称“放屁虫”。
那么,屁步甲虫的“屁”威力真有这么大?
(图源“新华社”)
释放高温毒屁
鲁迅先生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记载了这么一段童年经历:“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鲁迅笔下的“斑蝥”,就是一种会放屁的甲虫。而在诸多能放屁的甲虫中,最不建议大家惹的就是屁步甲虫。
屁步甲虫个头小巧,全长仅1-2厘米。全身呈黑、黄色,6条腿细长,移动速度很快。它们白天隐藏在石块或堆积物下面,晚间出来活动,喜欢生活于潮湿处、田间及石下等。
气步甲虫是如何放出高温“屁”的呢?“屁”的具体成分是什么呢?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些问题才有了确定的答案。
最先揭开谜底的是德国的化学家赫尔曼·斯基尔克内特(Hermann Schildknecht),他的研究组在1957年首先测定了气步甲虫“屁”的主要成分是苯醌和甲基苯醌。苯醌是一种有毒的黄色晶体,容易挥发和升华,对眼睛、皮肤、黏膜,特别对眼角膜有强烈的刺激性。随后,通过解剖,研究组发现,气步甲虫合成苯醌的“工厂”位于腹部的后半部分,由贮液室和反应室构成。
放屁只为求自保
屁步甲虫的身体里藏着三个“秘密武器库”:
1.燃料仓A,储存对苯二酚;
2.燃料仓B,储存过氧化氢;
3.反应室C,当遇到危险时,两种液体混合,在酶的催化下瞬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有毒的苯醌和大量氧气,同时释放出近100℃的高温,像火箭喷射一样高速喷出。
不仅如此,屁步甲虫还能瞄准目标,精准、持续、无死角地连续放多个屁,射程高达60厘米。因此屁步甲虫也被称为动物界的“生物化学武器专家”。
据科学家实测,屁步甲虫喷出的“毒液”中,每毫克液体含0.22卡路里热量,能烫伤青蛙、吓退螳螂。人体皮肤接触后会有灼烧感,甚至起水泡。
这么高温的“屁”,屁步甲虫自己却安然无恙。秘密在于它的腹部腺体覆盖着厚厚的角质层,就像一个耐高温的“防爆服”,保护自己不被烫伤。
虽然“毒屁”凶猛,但屁步甲虫其实是农业益虫。它夜间活动,专吃蜗牛、蛞蝓、菜青虫等害虫,帮助农民保护庄稼。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毒屁”这一表面特征就对它产生偏见,应该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它,尊重和保护这些农业益虫。
现在气温逐渐升高,蚊虫出没频率增大,如果有不认识的昆虫停落在身上,可用扇子、衣物等轻拂驱赶,或用嘴轻轻吹走,切忌直接拍死在裸露的皮肤上。
如果皮肤不慎溅到酸性毒液,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中和毒素,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1]可可.虫界“臭事”[J].科学之友(上半月),2017 (01).
记 者:叶家余
编 辑:卢婷婷
主 编:陈 鑫
总编辑:余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