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关于征集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主场展项
及特色科普活动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为筹办好重庆市首个全国科普月,推动构建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形成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月盛宴,把科普月打造成为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实践、宣传贯彻《科普法》的重要举措、全民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产品、引领科普风尚的里程碑。现就征集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主场展项及特色科普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为便于活动统筹开展,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8日,其中首批次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18日(首批征集的展项活动将优先考虑纳入活动整体方案)。
二、征集对象
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责任单位,区县(自治县)科协、两江新区科协、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科协、万盛经开区科协,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企事业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及市级科普基地等。
三、征集内容
科普展项活动应聚焦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
(一)市级主场展项活动。展示全市“十四五”时期重大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成果,特别是“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科普实物、视频、多媒体、展板、图书、文创、游戏、展演节目、科学课程,展项内容需体现科学性、互动性、体验性和趣味性。
(二)纲要实施责任单位特色活动。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责任单位围绕相关领域、特定主题,组织开展的品牌性科普活动,普及科技知识,增进公众对行业科技的理解和认识。
(三)科普报告话前沿。组织科技工作者、行业专家,面向青年科技人才、大学生、企业家、公务员等群体,开展前沿科普报告,解读新技术、新成果,搭建小规模、高频度、互动性、多学科的科普交流平台,共话科技和产业发展未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四)科普阵地探未来。科技企业、高等学校、园区、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改进科技成果的科普化展陈方式,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课堂、生产线等,打造更具场景感的科普“星火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科技小院、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文化场所、公共场所等,应用新技术推动展陈升级,举办各具特色的科学教育活动。各类场馆开展联合行动,设计主题体验路线,开展打卡、探馆等活动,构建泛在可及的科普阵地服务圈,让公众感知近在咫尺的科技魅力。
(五)千万IP创科普。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展优秀网络科普作品创作、征集和展示活动,动员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科普工作者等参与科普创作和传播,形成全社会参与科普创作、传播科学、热爱科学的生动局面。发布科普内容和相关活动时添加“#千万IP创科普#”话题标签。
(六)科学文化进基层。学会、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基层组织、科技科普志愿队伍等各类科普主体,推动科普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用好线上线下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展览、讲堂、演出、科普市集、科普阅读、科幻电影展映、互动游戏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科普服务。
四、有关事项
(一)精心策划。请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结合自身资源特点,策划“高质量、广影响、重效果、强示范”的科普项目活动。活动名称规范,活动组织架构完整,主办单位名称准确,提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展示内容和服务不侵犯知识产权,无商业推广,无安全隐患。
(二)及时报送。按要求填写《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主场展项及特色科普活动征集表》,按要求报送至邮箱cqqgkpy@163.com。邮件名称格式为“单位名称—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活动”。
(三)遴选使用。主办单位将择优遴选展项、活动参展,根据遴选结果与相关单位联系,就参与相关事项进行沟通。入选的单位需配合重庆市全国科普月活动的主承办单位完成现场筹备、实施和宣传报道工作。
(四)联系方式。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邹老师,联系电话:023—63003153。
附件:
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主场展项及特色科普活动征集表WORD
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主场展项及特色科普活动征集表PDF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6月12日